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张洪珲
立秋已至,暑气未消,南阳市宛城区溧河街道王堂村委会前却热闹非凡。 8 月 7 日,尽管气温居高不下,村民们仍早早赶来,脸上的笑容驱散了高温的燥热 —— 今天是村里发放老年人生活补贴的日子,510 名 65 岁以上老人将每人领到 1000 元 “暖心红包”,这正是王堂村集体经济结出的又一硕果。

党建引领,激活集体经济与基层治理“双引擎”
王堂村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组织的“红色动能” 深度融入集体经济发展与基层治理全过程。村党支部通过 “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凝聚群众共识,先从征地补偿款中科学预留集体发展资金,再引入优质企业合作,让集体资产转化为每年的稳定收益。党员干部带头调研、严格风控,专门聘请专业律师和审计人员定期评估合作企业,确保集体资产 “阳光增值”。
在基层治理中,村党支部积极发动 65 岁以上老人参与矛盾调解。凭借老人们熟悉村情、善于沟通的优势,今年以来已将 30 余起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 “银发智慧” 成为和谐乡村的 “润滑剂”。“村里老人威望高、情况熟,几句话就能把事儿捋顺。” 村支部书记勾红阳说,这种 “老带新” 的治理模式,既减轻了干部负担,又让老人们的经验有了用武之地。

红利共享,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集体经济的红利正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村里投资改造曾寨、房庄两个自然村,修建文化广场、新建公厕;还出资帮助辖区中学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积水难题;每年给老人发补贴、给大学生发奖励,困难群体也能及时得到救助。办事大厅里,工作人员麻利地核身份、递钞票,厚厚的一沓沓人民币码在桌上,像小山一样。“王大叔,您的 1000 元,点好喽!”“谢谢谢谢,咱村这日子是越过越得劲!” 接过钱的老人有的赶紧塞进口袋,有的举起来冲门口的老伙计晃一晃,笑声能传到半条街外。

逐梦新篇,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
“下一步,我们要让集体资产继续增值,让更多治理智慧汇聚成乡村发展的合力!” 勾红阳信心满满。在党建引领下,王堂村的集体经济已从 “外部输血” 转为 “自主造血”,基层治理因 “银发力量” 更添温度,一幅产业兴、治理优、百姓乐的乡村图景,正徐徐铺展在宛城大地上。

如今的王堂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愈发高效。在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 驱动下,王堂村正以蓬勃姿态迈向更美好的明天,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让幸福生活的底色愈发鲜亮。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顶端新闻”客户端,“我想@领导”一键直达;南阳区域新闻报料或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线1863901016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