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濒危物种梅花鹿在沈阳“安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7:22:00    

在沈阳巴尔虎山山林中觅食的野生梅花鹿,被多次抓拍记录在册。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背后的斑点。沈阳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沈阳首次发现濒危物种野生梅花鹿种群。在沈阳巴尔虎山的山林中,同一个抓拍画面里,最多出现过七八只不同体型大小的野生梅花鹿。不仅如此,豹猫、花尾榛鸡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成了沈阳人的新“邻居”。

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沈阳“安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沈阳的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沈阳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团队负责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规划所所长刘智介绍,沈阳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现已搭建完成。下一步,沈阳将会针对个别物种及栖息地开展专项调查,并制定保护措施。

同时,对于市民最关心的“能否去现场亲眼看看这些珍稀动物”的问题,刘智给出了专业建议:“不要靠近或投喂野生动物,请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野生梅花鹿种群被多次抓拍

2023年,沈阳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经过为期两年的调查,共派出野外调查人员1200余人次,里程近7.6万公里,拍摄照片10万余张。

在沈阳巴尔虎山山林中觅食的野生梅花鹿,就在这次本底调查中被多次抓拍记录在册。同一个视频画面中,最多出现过七八只不同体型大小的野生梅花鹿。

过去,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天敌威胁及种间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野生梅花鹿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沈阳市法库县北部的巴尔虎山,距市区约90公里,这里有丰富的草本和灌木植物,能够为这些“小精灵”们提供充足的食源,满足野生梅花鹿对栖息环境的严苛要求。

据介绍,根据沈阳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动物专题的数据,野生梅花鹿的身影被红外相机记录下超过70次。刘智介绍,除了野生梅花鹿之外,红外相机也拍摄到豹猫、花尾榛鸡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如此,此前消失的物种也再次出现,比如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土著鱼类花鲜,它们重现于辽河与浑河流域,并在浑河部分河段形成优势种群。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变。

除了物种上的变化,包括白鹳在内的鸟类,在数量的增加上也体现了沈阳市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好。这些鸟类在康平、法库都有较大规模的种群。

3028种动植物已经入库

刘智称,在沈阳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共收集到1500余份标本样本,记录动植物种类达到3028种。本次调查首次建成沈阳市生物多样性本底基础数据库,3028个物种均已入库,所有的调查数据、影像资料也都在数据平台中,实行数字化、动态化管理,可随时提供数据查询比对,为下一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本底调查中,调查团队还采用了十分先进的动植物DNA比对技术。简单来说,在发现新的动植物物种难以辨别“真身”时,就可以通过提取其DNA,在专业的国家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的方式,快速确定物种类别。

保护野生动物 要有“边界感”

走在沈阳的街头巷尾,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清晨的鸟鸣声越来越悦耳,公园里的野生松鼠、刺猬也成了常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类干扰和捕猎减少了,沈阳人的动物“邻居”越来越多。这些变化得益于沈阳市近年来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最美的城市风景。

野生梅花鹿、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如此珍稀,我也能亲眼去看看吗?面对公众如此的好奇,刘智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如果看到,不要靠近,更不要投喂,请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想要保护野生动物,请保持一定的“边界感”。但刘智坦言,本次本底调查也离不开沈阳诸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和志愿者们的支持。在他看来,很多爱好者和志愿者专业性非常高。下一步,沈阳市将逐步新增类似“扫描二维码新增物种”等方式收集爱好者拍摄的物种信息,发动更多的动植物保护爱好者和志愿者参与进来,促进沈阳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下一步,沈阳市将针对特定物种或栖息地进行专项调查,确定栖息地是否适合特定物种的繁殖迁徙,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

实习生 冯文祺 本报记者 张阿春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