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晚报】
内容提要:天津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温馨提示:在旅游期间要重视猩红热、手足口病、食物中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预防。
天津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温馨提示:在旅游期间要重视猩红热、手足口病、食物中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预防。
猩红热
● 管理传染源:如孩子确诊猩红热,应及时就医治疗。被患者污染的用具可煮沸消毒,家具、书桌应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能擦洗的物品应在户外暴晒1-2小时。
● 切断传播途径:猩红热高发期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如确需前往请佩戴口罩。
● 提高免疫力:通过适当的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来提高孩子免疫力。
咳嗽打喷嚏后、进食前、外出回家后都要认真洗手。
手足口病
● 手卫生:触摸口鼻、进食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后需洗手。
● 避接触: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 居家消毒: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食物中毒
● 勤洗手:保持清洁,饭前便后,处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
● 食物储存:将易腐食物及时放入冰箱,保持在4°C以下;将需要长期保存的食物放入冷冻室,保持在-18°C以下;不要在室温下长时间存放食物。
● 食物处理: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处理生食和熟食,避免交叉污染。高温烹饪,确保肉类、禽类和蛋类彻底煮熟;尽量不要生食肉类、禽类、鱼类和蛋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类主要栖息地长时间坐卧,裸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
● 及时检查: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上进入室内,进入室内前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应及时清除。
● 科学处理:发现已被蜱叮咬皮肤,应尽快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
登革热
● 清理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定期检查家中花盆托盘、水缸、废弃容器等,清除积水;水养植物每3-5天换水并清洗根部。
● 防蚊灭蚊,做好个人防护: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或驱蚊剂;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免蚊虫叮咬。
● 主动就医,警惕早期症状:若出现突发高热、“三红”“三痛”、皮疹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外出史。
动物源性传染病
● 避免进入野禽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
●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 个人卫生需强化,接触动物或污染物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皮肤破损时及时处理并避免接触口鼻眼。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