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冰冷的交易,两段断裂的亲情,8.3万元打赏背后,是人性最赤裸的沦丧。2025年7月,福州法院的一纸判决,将一桩骇人听闻的案件推上舆论风口——一名年仅26岁的广西籍女子黄某某,为打赏网络主播,竟两次贩卖亲生子女,累计获利8.3万元,最终被判刑5年2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无力抚养”的谎言,8.3万砸向直播间
黄某某,1999年生,小学文化,在福州靠打零工为生。她自称“无力抚养孩子”,但真相远比这残酷——她将亲生骨肉视为“提款机”,两次贩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打赏主播和个人挥霍。

- 2020年,她以4.5万元的价格,将第一胎卖给一对不孕夫妇,房东魏某某充当中介。
- 2022年,第二胎仅以3.8万元出手,中介卓某转手倒卖,非法获利高达10.3万元。
8.3万元,没有一分用于孩子的奶粉、衣服或教育,全部消失在虚拟的打赏和个人的享乐中。
诈骗案牵出黑幕,孩子终获解救
黄某某的罪行,最终因一起诈骗案曝光。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她的手机聊天记录,揭开了这两宗贩卖儿童的骇人真相。
- 第一个孩子,由当初的买家继续抚养。
- 第二个孩子“谷雨”,暂居福利院,已有爱心家庭申请领养。
法律重锤落下,监护权永久剥夺
法院的判决,如一记重拳,击碎了黄某某的“母亲”身份——她因拐卖儿童罪、诈骗罪并罚,获刑5年2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中介卓某因高额转卖获利,另案严办。更严厉的是,法院永久剥夺了黄某某对两名孩子的监护资格——她亲手割断的亲情,法律替孩子作了彻底的了断。

亲生父母卖子,为何是犯罪?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凡以获利为目的贩卖儿童,即构成拐卖儿童罪,血缘关系绝非挡箭牌。此案中,黄某某的两次贩卖、赃款挥霍,情节恶劣,面临五年以上的法定刑期。

黑色链条与打赏乱象:社会隐痛
这起案件,暴露出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 非法“收养”市场的监管漏洞——中介卓某转手暴利近7万元,地下链条猖獗。
- “孩子是父母私有财产”的荒唐观念——部分人法律认知底线被啃噬。
- 非理性消费成犯罪温床——福建卢某2020年卖女打赏主播获刑5年;2025年福建主妇8个月打赏主播700万元。
制度与合力,才是斩断黑链的利刃
两个幼小的生命,因司法介入重获新生。
但彻底斩断“生育即牟利”的罪恶链条,需要全社会合力:
- 直播、婚介行业:必须扎紧篱笆,设置打赏上限,封堵诱导陷阱。
- 基层普法:亟需直击要害,撕碎“父母可任意处置子女”的愚昧认知。
- 社会援助:被解救儿童的心理重建、福利机构的承载之重,呼唤持续援手。
金钱换不来真情,流量浇灌不出未来。当吸金的镜头对准无辜幼童,当生育权利被异化为牟利工具,社会与法律的双重绞索,必须勒紧每一个试图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手。
来源:澎湃新闻 网络信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