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匠人之心 琢寿州木雕
近期,淮南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由市社科联申报的“寿州木雕”新晋市级非遗,使得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上的技艺之美能够更好地传承。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孕育出众多传统技艺,其中寿州木雕技艺源远流长,那巍峨高大、气势恢宏的国保级古建上留存的精美木雕,便为佐证。据考证,寿州木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木雕工艺初具成熟,唐代时木雕技艺大放光彩。在元明时期,寿州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明清时木雕题材更为丰富,形成江淮木雕的艺术高峰,现存于寿县报恩寺的唐、宋、明、清各朝的木雕造像堪称艺术珍品。从殿堂庙宇到百姓人家,寿州木雕成为江淮地区民间工艺独树一帜的艺术之花,深受大众喜爱。
经过6年积累,2024年,周海涛将“雅韵红木”公司迁至寿县经济开发区。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周海涛的木雕技艺日益精进,在之后的淮南及省级文博会和其他大展中屡屡获奖,成为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会员,并获评为“寿州工匠”。2023年、2024年,其作品《金玉满堂》《松鹤延年》均获得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银奖;2024年,周海涛分获“淮南市乡村工匠”及“省乡村工匠名师”。工作中,周海涛已带出几名学有所成的徒弟,为寿州木雕传承培养人才。目前,周海涛已被市工艺美术家协会推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周海涛表示,“寿州木雕”渊源深厚,在武王墩大墓考古挖掘中,出土的文物中就含有木雕漆器,这对寿州木雕溯源研究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也给自己这批木雕艺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以后,自己这批木雕艺人还将通过不断地创作精品,提高“寿州木雕”的知名度,擦亮地方文化名片,扩大寿州木雕非遗文化影响力。
《淮南日报》视频版(2025年4月3日)
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责编 童飞飞
初审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