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让永辉“胖改”的子弹多飞一会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9:27:00    

永辉超市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亏损2.41亿元,关闭亏损门店227家。一时间,“学胖东来反致亏损”的声音四起。事实真是这样吗?仔细梳理永辉的发展进程,就不会因此一叶障目。可以肯定的是,“胖改”不是永辉亏损的原因,相反,永辉的改革阵痛在所难免,更重要的是“胖改”成效不能只拿暂时业绩说话。

从直接原因分析,永辉“刮骨疗毒”式的调整,短期内必然冲击业绩。可以说,永辉短期亏损实为转型“必要成本”。比如,上半年永辉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产生的租赁赔偿、人员安置等费用直接侵蚀利润;同时调改93家门店,装修与设备投入形成巨额开支。

但整体看,从162家调改店实现稳定盈利,到供应链改革的初步见效,永辉的“胖改”明显是处于“破茧前的阵痛”。调改门店的表现已经印证“胖改”模式的可行性。162家完成调改的门店中,稳定经营期门店已整体盈利,郑州信万广场店等标杆案例实现客流与销售额数倍增长,都是明证。

这背后是商品结构的深层变革:永辉50%以上的商品汰换率、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21%、烘焙熟食面积扩大3倍,精准对接了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正如东吴证券研报显示,调改店的单店收入与盈利能力均优于传统店,证明“胖东来模式”在永辉体系内已初步跑通。而且,供应链与自有品牌建设,将为永辉夯实长期根基,对产业链的深度介入正在重塑成本与品质优势。这对永辉来说,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胖改”,永辉学到的不仅是胖东来的经营之术,更是胖东来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这也是“胖东来模式”的核心竞争力。零售转型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速效工程,而是需要时间沉淀的系统重构。对学习“胖东来模式”的永辉来说,更是如此。除硬件升级外,如何学习胖东来的员工激励机制等深层次文化,让服务质量与员工获得感同步提升,从而实现自身文化蝶变,对永辉来说,走好这条路,未来拥抱的必将是崭新的市场蓝海。

零售业的转型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胖东来用20年铸就口碑,而永辉的“胖改”才刚满一年。162家调改店的盈利只是开始,随着2026年全部门店调改完成,其价值释放值得期待。因此,不妨让永辉“胖改”的子弹多飞一会儿。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王贝贝)

编辑:宋光耀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