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驻马店一家奈雪的茶门店张贴通知称“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引发广泛争议,登上热搜。目前,奈雪的茶已叫停此事,不过网上仍有其他奶茶商家在“玩梗”。
据极目新闻报道,涉事门店为奈雪的茶(玖隆茂店)。此前,该门店于社交平台账号发布帖子称“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并附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抽象”的话题标签。此外,图片显示,门店张贴的通知显示,“由于天气炎热,用水量剧增。很多淡水资源已经亮起了红灯。希望各位市民节约用水,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把水留给不能喝奶茶的孩子,将爱心传播下去”。

4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搜索发现,该门店账号已清空账号内容。涉事门店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店里并没有真正摆放上述通知,此前他只是看到有人拿这个通知拍了一下视频就撤了,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记者询问“有没有主管部门联系店方了解此事”,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应该有吧,具体情况需要询问店长,他没有店长的电话,无法向记者提供。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已经关注到此事,昨日已转交给辖区部门处理,提醒商家“玩梗”宣传尽量不要误导消费者。
另据北京商报报道, 4月29日,针对“奈雪的茶门店通知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一事,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经调查,此举为个别加盟门店行为,总部发现后已立即叫停,并责令撤销相关内容。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门店管理,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4月18日,江西南昌市澜将军原叶鲜奶茶总部(长胜店)也有上述“玩梗”现象。极目新闻记者拨通该店网上所留电话,工作人员表示,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的宣传肯定不对,他看到了奈雪的茶“玩梗”被叫停的消息,但并不知道自家店也有类似“玩梗”宣传,他马上向老板汇报处理。
不少网友表示,拿健康误导消费可不是幽默:

对此,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对欺诈中的虚假宣传作出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商家模仿网络热梗为搞笑而设宣传语,没有虚构奶茶功效、质量等关键商品信息或隐瞒真相,虽然不构成消费欺诈,但“能喝奶茶就别喝水”的宣传语,一定程度上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还是应当整改。
营养师:绝对不能用奶茶替代正常饮水
“奶茶是绝对不能替代正常饮水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负责人江茜明确表示,“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的提法,会不同程度误导消费者。
据其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提出,要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汪茜解释,市面上,不少奶茶都不同程度含糖,营养价值、营养素密度低。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龋齿、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病风险。“日常生活中,推荐大家喝纯净水、白开水或者淡茶水,少选购或不选购含糖饮料。”
“当代年轻群体是茶饮消费的主力军,奶茶已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交属性。”汪茜表示,每周喝一两杯奶茶问题不大,但是不推荐将奶茶等饮料当做身体水分的来源。
怎样能减轻奶茶带来的伤害呢?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注册营养师薛庆鑫在科普中国刊文中给出了几点建议:
1. 选真奶做的奶茶
如果是现制奶茶,可以观察下店家是不是用鲜奶做的,有的会写“真鲜奶、无奶精、无植物奶油”,大品牌的相对比较放心,最好不要加奶盖;如果是速溶奶茶或预包装的液体奶茶,那就看看配料表,选第一位是真奶的,尽量不选奶精、植脂末的。
2. 奶茶小料要选对
小料不要选波霸、椰纤果等加工食物,可以选择水果块、燕麦、龟苓膏、烧仙草等小料。
3. 选无糖或少糖的
虽然市售无糖奶茶也存在有糖的可能,但毕竟还是比全糖奶茶低很多。
4. 喝奶茶后少吃饭
奶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都不低,喝了奶茶当天就少吃两口主食、减少烹调油用量。
5. 喝完记得多运动
一杯奶茶的热量至少要运动1小时去消耗,建议增加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等运动,平衡热量,预防长胖。
来源:极目新闻、北京商报、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