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三驳“台独”史观: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08:54:00    

来源:海峡导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学术研讨会30日在厦门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秘书长李细珠表示,民进党当局在岛内宣传“台独”史观,对历史进行歪曲曲解,使其面目全非。

李细珠告诉导报记者,台湾被割让与回归的历史脉络十分清晰: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通过《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历经14年浴血奋战、付出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后,中国人民在1945年迎来抗战胜利,台湾得以光复。为此,他从三个方面澄清历史真相。

一是明确反割台运动的性质与主体。“台独”史观称反割台运动中“既有抗日,也有与日合作、投降”,且将其歪曲为“台湾人民自己的事,与中国、清政府无关”。李细珠驳斥道,反割台运动的性质就是抗日,且应从整体看待——这是两岸官绅和军民联合开展的抗日运动,并非仅属于台湾人民。

二是厘清“台湾民主国”的本质。针对“台独”史观将“台湾民主国”视为“台独起源”的谬论,他强调,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能是一个国家,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民主国”是甲午战后以台湾巡抚唐景崧为代表成立的抗日团体,是两岸官绅和军民联合抗日的组织,绝非“台独”组织。

三是驳斥关于对“台湾是亚细亚的孤儿”的言论的错误解读。部分“台独”论者宣称清政府因甲午战败割让台湾,是将台湾变成“弃儿”,这是对历史的片面解读。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台湾被割让的根源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此举实属不得已。他引用谭嗣同的诗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指出,割台之痛并非仅当年的600万台湾同胞的悲哀,而是那时候全体四万万(四亿)中国人民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伤痛。

“赖清德所谓的‘团结十讲’无非想割据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相关的‘台独’言论毫无说服力,仅能误导极少数人。”李细珠强调,1945年台湾光复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证明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台湾与大陆曾有过多久的分离,终归要走向统一,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海峡导报记者 俞舒林 实习生 王旭)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