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看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5 11:44:00    

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民生领域的更多信号。

【报告原声】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济南实践】

近年来,济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加快提升。去年,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的20件民生实事全部高质量完成。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122.2亿元,占比80.3%。新增城镇就业21.59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今年,济南将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上,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健全产业就业协同联动机制,抓好岗位开发和用工保障。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方面,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鼓励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重点群体参加社会保险。

同时,济南不断提高建设健康济南的质量水平,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成宣武医院济南医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加快市儿童医院新院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实施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完善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比例不低于60%,创建8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人民受益才是城市建设的根本。济南将健全完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抓好明府城、老商埠、洪家楼、泺口等片区改造提升。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00公里,泉水直饮工程新增覆盖人口35万人,完成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79.7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停车设施29处、停车位9512个,优化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供给。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一切大手笔的擘画、大动作的落实,都指向“以人民为中心”,济南用实际行动托起泉城市民“稳稳的幸福”!(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邢晓然)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