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700股上涨!A股三大指数涨超1%,降准有望先于降息落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45:00    

作 者丨唐婧 易妍君

编 辑丨包芳鸣


4月9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北证50涨超9%,科创50涨超4%,截14:20左右,市场近4700股上涨。



多个概念板块飘红,航天军工、半导体、餐饮零售等板块涨幅居前,金融科技、超硬材料、操作系统等概念也涨超5%。



香港恒生指数此前一度跌超4%,目前跌幅收窄,一度翻红。



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全线下跌,日经225指数跌3.93%,韩国综合指数跌1.68%,澳洲标普200指数跌1.95%,新西兰标普50指数跌0.71%。



真金白银力挺A股



4月8日,A股呈现回暖迹象。前一天,在市场深度调整之际,“国家队”大举买入ETF,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此后,市场各方仍在不断释放稳市场强信号。中央汇金公司、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纷纷表示将继续增持ETF、上市公司股票。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表态,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拓宽了险资权益投资空间。



与此同时,近两日,A股上市公司密集公告增持或回购计划。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统计,4月7日以来,至少有5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增持计划(包括增持进展)公告,近14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相关公告。


另据央视新闻初步统计,截至9日上午,已宣布回购计划的券商和券商母公司,计划投入回购和增持的金额上限合计超过30亿元




降准有望先于降息落地



随着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市场正密切关注中国货币政策的应对之策。两大焦点问题尤为引人关注:一是央行此前多次提及的“择机降准降息”何时落地实施;二是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何时推出。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我国出口市场已形成多元化格局,对美国出口依赖度相对降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实际影响相对可控。但在外需走弱的情况下,当前亟需通过强化宏观政策调控来发挥内需的关键支撑作用,同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这对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季度短期利率波动较去年同期更大,市场流动性并不宽裕,存在降准需求。


王运金预计,央行有望在二三季度降准两次,释放更多流动性。相比于降准,央行降息可能会稍晚但不会“缺席”,有望于二季度末或三季度下调政策利率20bp~50bp,推动LPR尤其是五年期LPR下行30bp~60bp。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记者,综合考虑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走势及物价水平,“择机降准降息”时机已经成熟,落地时间可能提前到4月。王青还预计,本轮降息幅度可能达到0.3个百分点,相当于2024年全年降息水平。降准幅度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


王青进一步解释,实施有力度的降准降息有两大作用:一是降低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增强银行放贷能力,扩大投资和消费,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冲击;二是作为货币政策的“大招”,降准降息可以释放强烈的稳增长信号,有助于提振社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他表示,降息之后居民房贷利率也会有更大幅度的下调,这是今年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就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来说,稳住楼市能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不仅能稳定投资,也能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力正是时机。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将上新



此前,有权威专家向记者指出,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同样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支持银行在保持净息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可以有效发挥工具价格激励的“牛鼻子”作用,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力度,同时通过资金量激励、考核激励、导向激励和声誉激励等,能够与产业政策、信贷政策、银行内部配套制度等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和经济质效提升。


当前,市场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有一定期待。目前以再贷款为主导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再贷款利率为1.75%。有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为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效果,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其利率具有较大调节空间,下一阶段调降幅度可能在25bp左右。


3月以来,央行有关负责人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要探索设立与消费有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3月17日,央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参事魏革军建议,探索设立与消费有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促进扩大消费,引导投资和消费实现动态平衡,形成“政府培育消费,消费激活市场,市场引领企业,企业扩大投资”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我国经济体系的韧性。


针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市场有诸多推测,其中再贷款的呼声较高。记者留意到,近日,央行广东省分行在国内首创推出“再贷款+超长期国债+焕新贷”模式,鼓励银行将超长期国债的补贴资金及其带来的消费和投资撬动效应,作为相关主体融资授信或增信的措施,提高消费品以旧换新融资产品的适配度;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焕新贷”优先给予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支持,实现货币政策工具资金、超长期国债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协同联动,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创新局面。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全线飘红!A股重要指数猛拉近7%!军工股大爆发,更有个股一度大涨超350%触发临停


黄金反弹!有银行积存金起点上调43%


刘强东与李斌一起吃外卖,最新回应:京东搞外卖是认真的!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