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相册丨为国一生,敬意永存!在照片中缅怀袁隆平、吴孟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4:51:00    

2021年5月22日

我们含泪送别了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

一位躬耕田野,一稻济天下

一位无影灯下,肝胆两昆仑

四年过去

思念未减,敬意永存

让我们在照片中缅怀两位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把“让所有人不再挨饿”

当成毕生追求

一辈子躬耕田野

让中国人端牢了

“自己的饭碗”

1980年,袁隆平在长沙举办的国际杂交水稻育种培训班上讲授杂交水稻选育课。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

1995年,袁隆平在杂交稻田间考察。新华社记者 殷菊生 摄

2001年,袁隆平(左)和助手一起做试验。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2001年2月,“科学在中国”晚会在京举行,袁隆平奏起由已故地质学家李四光作于1921年的小提琴曲《行路难》。 新华社记者 赵迎新 摄

2009年4月21日,袁隆平在母校武汉四中(前身为博学中学)报告厅回答学生的提问。新华社发(周超 摄)

2017年9月29日,袁隆平在位于湖南湘潭的低镉稻实验田边查看水稻镉含量的检测结果。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以赤诚仁心救治病患

大爱无疆,“肝胆相照”

行医七十余载春秋

挽救了万千生命

1980年,吴孟超在总结常温全肝血流阻断切肝的经验。新华社发(倪广林 摄)

1989年,吴孟超(右)和学生孙君泓在一起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实验。 新华社记者 王子瑾 摄

2011年4月13日,吴孟超戴着高度老花镜在手术台上。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2011年4月14日,吴孟超(左三)带领医护人员查房。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2018年5月26日,96岁高龄的吴孟超受邀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新华社发(曹希 摄)

2019年3月15日,97岁高龄的吴孟超(左二)坚持工作在手术台上。新华社发(曹希 摄)

他们用一生的奋斗和坚守

诠释了国士的责任和担当

今天

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

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

和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

熠熠生辉,璀璨闪耀

为我们照亮前路

致敬!缅怀!

编辑:张铖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